close

 

 

學會資料內容:

開場行政說明(鳥子)



蔡:
歡迎大家到公領系來參加今天的座談
今天這個題目我其實也已經思考多年
台灣教改已經11年了
當時教改的一個思考是如何突破以前只教知識和技巧的限制
現在我們要推動12年國教
應該要回去思考當初推動教改的精神-如何教能力
能力是很不好教的,因為以往我們重視的是教知識和技能
這兩者中間的距離很大
learning by teacher's talking和learning by doing
老師講授並不代表學生就會思考和判斷
過去十年來的推動,很多人對探索教育、體驗教育有所誤解
認為體驗教育就是玩game,認為這些是帶冒險活動的
好像比我們歸類成另類的一種人
但我認為這樣很可惜,所以我接任理事長的一個願景
是希望能將我們這一群人和老師和社會大眾做接軌
老師們不能永遠只講授知識(talking and teaching)
而不去引導學生思考和應用
能力就是能依據學到的知識和技巧去應用
但這個過程並不容易
教學者自己本身也要反思,不能只是教而不去反思和引導
尤其在12年國教之後
有一天當孩子再也不需要考試來評估自己是否學到東西
我們要怎麼教,我們要怎麼評估孩子有沒有學到能力

體驗教育如何跟傳統教育結合
第一段基本的知識和技巧還是要讓孩子在教室裡做學習
第二階段如何透過教案設計來讓孩子在學校裡學習知識
最後一個階段是帶到校外帶到真實情境,把學到的再用一次
在第二階段和第三階段不能單純只有教導
要開始加入引導,引導學生思考知識和技巧的使用
老師要開始讓學生learning by feeling, learning by watching, 
learning by thinking, 最後來到learning by doing
體驗活動只是一個媒介和工具
你要知道自己為何要使用這個活動,這個才是重點

所以要超越做中學,首先要往回看你的經驗
你的預設目標是什麼,如何帶出非預設的目標
不再是只有課本上的抽象概念和名義/程序知識
以前教育有兩個假設是錯的
以為「知道就會做到」、「做到就會再做到」
過去的教學少了意義和動機
所以老師才需要帶著學生去思考
幫助孩子找到自己的通則(和意義)
這樣他才會去做,而且持續地去做

所以體驗教育帶給孩子最大的影響是
讓孩子有機會去檢視和調整自己的行動理論
因為每個孩子都有自己人格和行為習慣的基礎養成
如果只靠傳統教育 我們很難協助孩子去檢視和調整
透過體驗教育 才能找到檢視和調整的契機點
我們太多活動都只有停在learning by feeling
以為孩子可以自己做到自我反思
但孩子很容易就停在這裡 找不到實踐的意義和動機
所以老師要成為一個橋墩
協助學生架設經驗學習的過程
透過活動帶領來幫助學生學習
這個絕對是一個專業
現在很多人都把工具當作目的
以為做體驗教育就是要遊戲就是要冒險
可是他們忽略了這些都只是媒介

老師除了建構體驗教育的第一段經驗迴圈外
從實踐到再體驗這一塊是第二段經驗迴圈建立
learning by feedback
老師如果可以把前面的經驗引導得很好
學生就有機會學到自我反思的技巧
因為我們不可能一輩子都帶著孩子做反思
反思的目的是要讓孩子讓自己學會反思
如孔子所說刑罰的最高境界是"刑其無刑"
如同反思的最高境界是不需要他人引領,學生自己就會反思
這樣的做法也才會造就高品質的公民社會
今天坐在這裡的一群人很重要
因為我們要把這樣教育的理念和思想帶出去

老師要去看學生歸納通則的能力有沒有發展出來
如果只是兩三天的訓練 可能很快就會回到原點
這樣就代表feedback那一塊迴圈就沒有被建立出來
有點像是吃特效藥 藥效過了就又回到原點
孩子並沒有學會自我思考的能力
希望未來和在場各位接觸到的孩子
都能接觸到學習如何去思考和學習
這也是我們的期待和盼望
我們應該要幫我們的孩子在第二次教改的開始注入一股活力
謝謝大家!


=========================================

個人心得:

從20分開始的那段,我真的覺得很重要!!

如何有效延續 體驗教育的效能?

要延長它的半衰期,從意義與動機著手

這兩者本來就不容易

要從短短的2~3天達成是很困難的

更不用說 現代企業大多使用的4~6小時....

這也是企業主教育訓練需要了解的地方

要有效達成訓練效果,不要期望有特效藥

短暫的訓練就跟威爾鋼一樣....

你要持續不斷地保持,還是要整體企業環境的薰陶以及培養

從制度著手 從 主管著手

 

就另外一方面學術而言,我們在做研究的部分大多也只是,Kirk patrick的第三層次結果層面

如同體驗教育的威爾鋼一樣,我只找出短暫有沒有用

但若是要理解一種教育方法的長期效果

不只是 受訓端的體驗教育的延續性要持續  研究端的持續追蹤 也很重要

然而...大部分教授 以及 大部分的碩士研究 很難以讓學生做這種 長期 且樣本小的論文研究

 

阿嗚~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披著羊皮的狼 的頭像
    披著羊皮的狼

    阿嗚的部落格

    披著羊皮的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